智纲酒店用品网

四川绵阳依靠“羌绣” 打造旅游商品亿元大产业

2012年05月08日 00:00 发布人: 中国酒店用品网 4445

(本站讯《绵阳日报》2012年5月7日报道)"绣鸟鸟长翅,绣花花飘香,绣龙游四海,绣人走八方。"4月13日,2012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在青岛开幕。由我市"西蜀绣院"带去的羌绣类旅游商品,凭借细腻的做工和浓厚的民族艺术内涵,备受客商青睐。"5·12"特大地震后,我市的羌绣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羌族生活文化馆、"云云羌"、"西蜀绣院"、"走玛娜泽羌绣产业园"等一大批以生产、制作、销售羌绣产品为主的企业孕育而生,"羌绣"这一凝聚着千年古羌文化底蕴和羌民族生活理想的载体,正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大产业。

北 川

多层次开发,打造产业主力军

为做大羌绣产业,北川拟在距新县城3公里处,规划建设占地248亩的羌绣文化产业园,并按照"文化+创意+科学+旅游"的模式,打造以羌绣为特色主题的"中国刺绣文化博物馆群落",从羌绣文化研发、创意设计、艺术技能培训、传习体验、刺绣工坊、民族服饰等方面,对羌绣产业进行多层次开发,逐步将北川打造成羌绣产业的"主力军"。

北川文化旅游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,纵观北川整个羌绣产业的发展历程,"5·12"特大地震前,北川羌绣产业大都停留在"家庭作坊"这一阶段。"5·12"特大地震后,为了抢救和传承羌文化,拓宽因灾失地的农村妇女就业渠道,北川把发展羌绣产业作为解决大量妇女灵活就业的突破口,通过政府扶持、技能培训、产业培育,初步形成了以研发、生产、营销为一体的羌绣产业链。截至目前,全县有羌绣企业11家,在企业内从事羌绣的绣工500余人,利用农闲参与刺绣的绣工达11000余人,年创产值1450万元,纯收入760万元,人均年增收6000元。

平 武

培育产业园,打造综合旅游载体

今年4月28日,在平武县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上,平武县"走玛娜泽羌绣产业园"举行了开园仪式,伴随着这个以羌绣制作培训、羌绣作品展览等为主题的羌绣产业园的开园,当地正积极依托羌绣产业,打造属于自己的综合旅游载体。

作为平武首个投资上千万的羌绣产业园,该园区主要以研究、保护、传承羌民族文化,开发原生态旅游景点,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为核心,同时综合发展特色民俗文化体验、旅游度假和休闲观光等旅游业务。该园区一旦完全对外开放,每年可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,实现收入上千万元,并可带动周边村落旅游接待点的共同发展,以多元化的方式,带动当地群众增收,解决群众就业。记者了解到,平武县将以该羌绣产业园为载体,组建羌绣技术培训班,向当地群众免费培训羌绣技术,普及羌绣技艺,并能够以该产业园区为平台,通过招商引资,引进民间资本进入羌绣行业,为当地从事羌绣产品生产的农户及个人寻找市场,增加收入。

展 望

未来三年,打造亿元大产业

位于北川新县城巴拿恰商业街口的羌族生活文化馆,既是羌绣产品的博览馆,又是北川绣娘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室。一步入展馆,记者的目光就被一幅引项长啸的貔貅羌绣牢牢吸引。"这是台湾一位收藏家预订的作品,足足花了十多位绣娘两个多月时间,售价86万元。"北川绣娘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桂熙的声音里透着自豪。

沿路观赏,记者沉醉于羌绣之美。屏风、挂毯、桌旗等装饰品端庄大气,围腰、飘带、头帕等日用佩饰娟秀可人。"震后,羌绣已经走上收藏舞台,海内外收藏家十分青睐精美藏品,需要提前预订才行。我们的作品最高价格达到了100多万元。"说起精品的张桂熙倍感兴奋。

为助推绵阳羌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,我市成立了"绵阳市羌绣产业推进办",北川、平武当地也相继成立羌绣产业推进办。在羌绣产业发展方面,我市的目标是:到2015年,初步形成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,实现年销售收入上亿元,培训绣工1万人,建立羌绣生产基地10个,逐步把羌绣打造成一个可以迈出国门的高端产业。 (绵阳日报/记者 任远)